过了五月节,宫里都换了单衣裳。这天皇帝歇了午觉起来,正巧芜湖钞关的新贡墨进上来了。安徽本来有例贡贡墨,但芜湖钞关的刘源制墨精良,特贡后甚为皇帝所喜,此时皇帝见了今年的新墨,光泽细密,色泽墨润,四面夔纹,中间描金四字,正是御笔赐书“松风水月”。抬头见琳琅在面前,便说:“取水来试一试墨。”

侍候笔墨本是小太监的差事,琳琅答应着,从水盂里用铜匙量了水,施在砚堂中,轻轻地旋转墨锭,待墨浸泡稍软后,才逐渐地加力。因新墨初用,有胶性并棱角,不可重磨,恐伤砚面。皇帝不由微微一笑,那烟墨之香,淡淡萦开,只听那墨摩挲在砚上,轻轻的沙沙声。

皇帝只写了两个字,那墨确是落纸如漆,光润不胶。他素喜临董其昌,字本就亢气浑涵,多雍容之态,这两个字却写得极为清峻雅逸。琳琅接过御笔,搁回笔搁上。皇帝见她连耳根都红透了,于是问:“你认识字?”宫中祖制,是不许宫女识文断字的。她于是低声答:“奴才只认得几个字。”那脸越发红的火烫,声音细若蚊蝇:“奴才的名字,奴才认得。”

皇帝不由有些意外,太监宫女都在暖阁外,他轻轻咳嗽了一声,便将那张素笺折起,随手夹到一本书中,只若无其事,翻了算学的书来演算。

他本长于算学,又聘西洋传教士教授西洋算法。闲暇之时,便常以演算为练习。琳琅见他聚精会神,便轻轻后退了一步。皇帝却突兀问:“你的生庚是多少?”

她怔了一怔,但皇帝问话,自是不能不答:“甲辰甲子戊辰……”皇帝廖廖数笔,便略一凝神,问:“康熙二年五月初九?”她面上又是微微一红,只应个“是。”皇帝又低头演算,殿中复又安静下来,静得能听见皇帝手中的笔尖,拖过软纸细微有声。

交了夏,天黑的迟,乾清宫里至戌初时分才上灯。李德全见是“叫去”,便欲去督促宫门下钥,皇帝却踱至殿前,只见一钩清月,银灿生辉,低低映在宫墙之上,于是吩咐:“朕要出去散散。”

李德全答应了一声,忙传令预备侍候。皇帝只微微皱眉道:“好好的步月闲散,一大帮子人跟着,真真无趣。”李德全只得笑道:“求主子示下,是往哪宫里去,奴才狗胆包天,求万岁爷一句,好歹总得有人跟着。”

皇帝想了一想:“哪宫里都不去,清清静静的走一走。”

因皇帝吩咐仪从从简,便只十数人跟着,一溜八盏宫灯簇拥了肩舆,迤逦出了隆福门,一路向北。李德全不知皇帝要往哪里去,只是心中奇怪。一直从花园中穿过,顺贞门本已下钥,皇帝命开了顺贞门,这便是出了内宫了。神武门当值统领飞奔过来接驾,跪在肩舆之前行了大礼。皇帝只道:“朕不过是来瞧瞧,别大惊小怪的。”

统领恭恭敬敬“嗻”了一声,垂手退后,随着肩舆至神武门下,率了当值侍卫,簇拥着皇帝登上城楼。夜凉如水,只见禁城之外,东西九城万家灯火如天上群星落地,璀璨芒芒点点。神武门上本悬有巨制纱灯,径圆逾丈,在风中摇曳不定。

皇帝道:“月下点灯,最煞风景。”便顺着城墙往西走去,李德全正欲领着人跟着,皇帝却说:“你们就在这里,朕要一个人静一静。”

李德全吓得请了个安,道:“万岁爷,这可不是闹着玩的。太皇太后若是知道了,非要奴才的脑袋不可。这城墙上虽平坦,这月色也明亮,但这黑天乌夜的……”

皇帝素来不喜他罗唆,只道:“那就依你,着一个人提灯跟着吧。”

李德全这才回过味来,心中暗暗好笑。转过身来向琳琅招一招手,接过小太监手中的八宝琉璃灯交到她手中,低声对琳琅道:“你去替万岁爷照着亮。”

琳琅答应了一声,提灯伴着皇帝往前走。那城墙上风大,吹得人衣袂飘飘。越往前走,四下里只是寂静无声。唯见那深蓝如墨的天上一钩清月,低得像是触手可得。皇帝负手信步踱着,步子只是不急不缓,风声里隐约听得见他腰际平金荷包上坠子摇动的微声,那风吹得琳琅鬓边的几茎短发,痒痒的拂在脸上,像是小孩子伸着小手指头,在那里挠着一样。她伸手掠了一掠那发丝,皇帝忽然站住了脚,琳琅忙也停下来,顺着皇帝的目光回望,遥遥只见神武门的城楼之上灯火点点,却原来不知不觉走得这样远了。

皇帝回过头来,望了她一眼,温和的问:“你冷么?”

琳琅不妨他这样开口相询,只道:“奴才不冷。”皇帝却伸手握住她的手,她吓得一时怔住,好在他已经放开,只说:“手这样冰凉,还说不冷?”伸手便解开颈中系着的如意双绦,解下了明黄平金绣金龙的大氅,披在她肩头。她吓脸色雪白,只道:“奴才不敢。”皇帝却亲自替她系好了那如意双绦,只淡淡的道:“此时不许再自称奴才。”

此即是皇命,遵与不遵都是失了规矩,她心乱如麻,便如一千只茧子在心里缫了丝一般,千头万绪,却不知从何思忖起。皇帝伸出了手,她心中更是一片茫然的凌乱,只得将手交到他手中。皇帝的手很温暖,携了她又缓缓往前走,她心绪飘忽,神色恍惚,只听他问:“你进宫几年了?”

她低声答:“两年了。”皇帝嗯了一声,道:“必然十分想家吧。”她声音更低了:“奴才不敢。”皇帝微微一笑:“你若是再不改口,我可就要罚你了。”

她竦然一惊,皇帝却携她的手走近城垛之前,道:“宫里的规矩,也不好让你家去,你就在这里瞧瞧,也算是望一望家里了。”

她一时怔住了,心中百折千迥,不知是悲是喜,是惊是异。却听他道:“今儿是你生辰,我许你一件事,你想好了就告诉我。是要什么,或是要我答应什么,都可以告诉我。”

那风愈起愈大,吹得她身上那明黄大氅飘飘欲飞,那氅衣尚有他身上的余温似的,隐约浮动熟悉却陌生的龙涎香香气。她心底只有莫名的惊痛,像是极钝的刀子慢慢在那里锉着,那眼底的热几乎要夺眶而出,只轻轻的道:“琳琅不敢向万岁爷要什么。”

他只凝望着她,她慢慢转过脸去。站在这里眺望,九城之中的万家灯火,哪一盏是她的家?他慢慢抬起手来,掌中握着她的手,那腕上一痕新伤,却是前不久当差时打翻了茶碗烫的。当时她煞白了脸,却只问:“万岁爷烫着没有?”

犯了这样的大错,自然是吓着了。当时却只觉得可怜,那乌黑的眼睛,如受惊的小鹿一样,直叫人怦然心动。

她的手却在微微颤抖,倒叫他有几分不忍,但只轻轻加力握了一握,仍旧携着她向前走去。她手中那盏八宝琉璃灯,灯内点着的烛只晕黄的一团光照在两人脚下,夜色里那城墙像是漫漫长道,永远也走不尽似的。

李德全见那月已斜斜挂在城楼檐角,心里正暗暗着急,远远瞧见一星微光渐行渐近,忙带了人迎上去。只见皇帝神色淡定,琳琅随在侧边,一手持灯,一手上却搭着皇帝那件明黄平金大氅。李德全忙接过去,道:“这夜里风凉,万岁爷怎么反倒将这大氅解了?”替皇帝披好系上绦子。神武门的宿卫已经换了直班,此时当值宿卫统领便上前一步,磕头见驾:“当值宿卫纳兰性德,恭请皇上圣安。”

皇帝见是他,便微笑道:“朕难得出来走一趟,偏又遇上你。今儿的事可不许告诉旁人,传到那群言官耳中去,朕又要受聒噪。”

纳兰应了“是”,又磕头道:“夜深风寒,请皇上起驾回宫。”

皇帝道:“你不催朕,朕也是要走了。”忽一阵风过,那城楼地方狭窄,纳兰跪着离皇帝极近,便闻到皇帝衣袖之间幽香暗暗,那香气虽淡薄,但这一缕熟悉的芳香却早已是魂牵梦萦,心中惊疑万分,只是一片茫然的惶恐。皇帝却没有留意,由众人簇拥着下楼去,纳兰只觉淡青色衣角一闪,袅袅幽香,直如梦境一般。那步态轻盈,至他面前微一凝滞,旋即从他面前过去了。

他至城楼下送皇帝上肩舆,终于假作无意,眼光往宫女中一扫,只见琳琅脸色雪白,面上的神气怔仲不宁,倒似有一腔心事似的,他不敢多看,立时便垂下头去。李德全轻轻拍一拍手掌,抬肩舆的太监稳稳调转了方向,敬事房的太监便唱道:“万岁爷起驾啦——”声音清脆圆润,夜色寂廖中惊起远处宫殿屋脊上栖着的宿鸟,扑扑的飞过城墙,往禁城外的高天上飞去了。

纳兰至卯正时分才交卸差事,下直回家去。一进胡同口便瞧见大门外里歇着几台绿呢大轿,他打马自往西侧门那里去了,西侧门上的小厮满脸欢喜迎上来抱住了腿:“大爷回来了?老太太正打发人出来问呢,说每日这时辰都回来了,今儿怎么还没到家。”

纳兰翻身下马,随将手中的马鞭扔给小厮,自有人拉了马去。纳兰回头瞧了一眼那几台轿子,问:“老爷今儿没上朝?”

小厮道:“不是来拜见老爷的,是那边二老爷的客人。”纳兰进了二门,去上房给祖母请安,又复去见母亲。纳兰夫人正与妯娌坐着闲话,见儿子进来,欢喜不尽:“今儿怎么回来迟了?”纳兰先请了安,方说:“路上遇着有衡,大家说了几句话,所以耽搁了。”

纳兰夫人见他神色倦怠,道:“熬了一夜,好容易下值回来,先去歇着吧。”

纳兰这才回房去,顺着抄手游廊走到月洞门外,忽听得一阵鼓噪之声,却原来是二房里几位同宗兄弟,在园子里射鹄子,见着他带着小厮进来,一位堂兄便回头笑着问:“冬郎,昨儿在王府里,听见说皇上有旨意为你赐婚。啧啧,这种风光事,朝中也是难得一见啊。冬郎,你可算是好福气。”

纳兰不发一语,随手接了他手中的弓箭,引圆了弓弦,“嗖嗖嗖”连发三箭,枝枝都盯中鹄子的红心。几位同宗兄弟不约而同叫了一声“好”,纳兰淡淡的道:“诸位哥哥慢慢玩,我先去了。”

那位堂兄见他径往月洞门中去了,方才甩过辫梢,一手引着弓纳闷的说:“冬郎这是怎么了?倒像是人家欠他一万两银子似的,一脸的不如意。”另一人便笑道:“他还不如意?凭这世上有的,他什么没有?老爷自不必说了,他如今也圣眷正隆,过两年一外放,迟早是封疆大吏,就算做京官,依着皇上素日待他的样子,只怕不过几年,就要换顶子了。若说不如意,大约只一样——大少奶奶没的太早,叫他伤心了这几年。”

纳兰信步却往小书房里去了,时方初夏,中庭的一树安石榴正开得如火如荼。一阵风过,吹得那一树繁花烈烈如焚。因窗子开着,几瓣殷红如血的花瓣零乱的落在书案上,他拂去花瓣,信手翻开那本《小山词》,却不想翻到那一页书眉上,极娟秀的簪花小楷,只写了两个字:“锦瑟”,他心中大恸,举目向庭中望去,只见烁烁闪闪,满目皆是那殷红繁花,如落霞织绵,灼痛人的视线。

石榴花开得极好,衬着那碧油油的叶子,廊下一溜儿皆是千叶重瓣的安石榴花。做粗活的苏拉,拿了布巾擦拭着那栽石榴花的景泰蓝大盆。画珠见琳琅站在那廊前,眼睛瞧着那苏拉擦花盆,神色犹带了一丝恍惚,便上前去轻轻一拍:“你在这里发什么呆?”

琳琅被吓了一跳,只轻轻拍着胸口:“画珠,你真是吓了我一跳。”画珠笑嘻嘻的道:“瞧你这样子,倒似在发愁,什么心事可能不能告诉我?”

琳琅道:“我能有什么心事,不过是惦着差事罢了。”

画珠望了望日头:“嗯,这时辰万岁爷该下朝回来啦。”琳琅涨红了脸,道:“你取笑我倒罢了,怎么能没上没下的拿主子来取笑?”画珠扮个鬼脸:“好啦,算我口没遮拦成不成?”琳琅道:“你这张嘴,总有一日闯出祸来,若是叫谙达听见……”画珠却笑起来:“李谙达对你客气着呢,我好赖也沾光。”琳琅道:“李谙达对大家都客气,也不独独是对我。”

画珠却忍不住哧的一笑,说:“瞧你急的,脸红得要赶上这石榴花了。”琳琅道:“你今天必是着了什么魔,一句正经话也不说。”画珠道:“哪里是我着了魔,依我看,是你着了魔才对。昨晚一夜只听你在炕上翻来覆去,这会子又站在这里呆了这半晌了,我倒不明白,这花是什么国色天香,值得你牢牢盯了半日功夫。”

琳琅正要说话,忽闻轻轻两下掌声传来,正是皇帝回宫,垂花门外的太监传进来的暗号。琳琅忙转身往御茶房那边去,画珠道:“你急什么,等御驾回来,总还有一柱香的功夫。”琳琅道:“我不和你说了,我可不像你胆子大,每回事到临头了才抓忙。”

皇帝回宫果然已经是一柱香的功夫后,先换了衣裳,画珠见李德全不在跟前,四执库的太监捧了衣裳退下,独她一个人跪着替皇帝理好袍角,便轻轻叫了声:“万岁爷。”说:“万岁爷上回问奴才的那方帕子,奴才叫四执库的人找着了。”从袖中抽出帕子呈上,皇帝接过去,正是那方白绢帕子,淡缃色丝线绣四合如意云纹,不禁微微一笑:“就是这个,原来是四执库收起来了。”

画珠道:“四执库的小冯子说,这帕子原是夹在万岁爷一件袍袖里的,因并不是御用的东西,却也没敢撂开,所以单独拣在一旁。”

皇帝只点了点头,外面小太监打起帘子,却是琳琅捧了茶盘进来。画珠脸上一红退开一步去,琳琅也并未在意。

天气一天天热起来,张三德从慈宁宫回来,先站在檐下摘了帽子拭了拭额上的汗,方戴好了帽子进殿中去,李德全正巧从东暖阁退出来,一见了他便使个眼色。张三德只得随他出来,方悄声问:“万岁爷这么早就歇午觉了?”

李德全微微一笑:“万岁爷还没歇午觉呢,这会子在看折子。”这倒将张三德弄糊涂了,说:“那我进去跟万岁爷回话去。”李德全将嘴一努,说:“你怎么这样没眼色?这会子就只琳琅在跟前呢。”

张三德将自己脑门轻轻一拍,悄声说:“瞧我这猪脑子——老哥,多谢你提点,不然我懵懵然撞进去,必然讨万岁爷的厌。”他一面说着话,一面往殿外望了望,碧蓝湛蓝的天,通透如一方上好的玻璃翠。只听隐隐的蝉声响起来,午后的阳光里,已经颇有几分暑意。

东暖阁里垂着湘竹帘子,一条一条打磨极细滑的竹梗子,细细密密的用金线丝络,系一个如意同心结,那一帘子的如意同心结,千丝万络,阳光斜斜的透进来,金砖上烙着帘影,静淡无声。

御案上本来放着一盏甜瓜冰碗,那冰渐渐融了,缠枝莲青花碗上,便沁出细密的一层水珠。琳琅鼻尖之上,亦沁出细密的一层汗珠,只是屏息静气。只觉得皇帝的呼吸暖暖的拂在鬓脚,吹得碎发微微伏起,那一种痒痒直酥到人心里去。皇帝的声音低低的,可是因为近在耳畔,反倒觉得令人一震:“手别发抖,写字第一要腕力沉稳,你的手一抖,这字的笔画就乱了。”那笔尖慢慢的拖出一捺,他腕上明黄翻袖上绣着金色夔纹,那袖子拂在她腕上,她到底笔下无力,滟滟的朱砂便如断霞斜欹,她的脸亦红得几乎艳如朱砂,只任由他擎着她的手,在砚里又舔饱了笔,这次却是先一点,一横,一折再折……她忽而轻轻咬一咬嘴唇,轻声道:“奴才欺君罔上……”

皇帝却笑起来:“你实实是欺君罔上——才刚我说了,这会子不许自称奴才。”琳琅脸上又是一红,道:“这两个字,琳琅会写。”皇帝哦了一声,果然松了手。琳琅便稳稳补上那一横,然后又写了另一个字——虽然为着避讳,按例每字各缺了末笔,但那字迹清秀,一望便知极有功底。皇帝出于意外,不觉无声微笑:“果然真是欺君罔上,看我怎么罚你——罚你立时好生写篇字来。”

琳琅只得应了一声“是。”却放下手中的笔,皇帝说:“只咱们两个,别理会那些规矩。”琳琅面上又是一红,到底另拣了一枝笔舔了墨,但御案之上只有御笔,虽不再是用朱砂,仍低声道:“琳琅僭越。”方微一凝神,从容落笔。过得片刻一挥而就,双手呈与皇帝。

竟是极其清丽的一手簪花小楷:“昼漏稀闻紫陌长,霏霏细雨过南庄。云飞御苑秋花湿,风到红门野草香。玉辇遥临平甸阔,羽旗近傍远林扬。初晴少顷布围猎,好趁清凉跃骕骦。”正是他幸南苑行围时的御制诗。字字骨格清奇,看来总有十来年功力,想必定然临过闺阁名家,笔划之间妩媚风流,叫人心里一动,他接过笔去,便在后面写了一行蝇头小楷:“昨夜星辰昨夜风,画楼西畔桂堂东。”——这一句话,也就尽够了,她那脸上红得似要燃起来,眼中神气游离不定,像是月光下的花影,随风瞬移。那耳廓红得透了,像是案头那方冻石的印章,隐隐如半透明。看得清一丝丝细小的血脉,嫣红纤明。颈中微汗,却烘得那幽幽的香,从衣裳间透出来。他忍不住便向那嫣红的耳下吻去,她身子一软,却叫他揽住了不能动弹。他只觉得她身子微微发抖,眼底尽是惶恐与害怕,十分叫人怜爱,只低声唤了一声:“琳琅。”

琳琅只觉得心跳得又急又快,皇帝的手握着她的手,却是滚烫发热的。那碗甜瓜冰碗之外水汽凝结,一滴水珠缓缓顺着碗壁滑落下去。她只觉得四下里静下来,皇帝衣上幽幽的龙涎香,那气息却叫她有些透不出气来。她轻轻转过脸去,便欲起身,低声道:“万岁爷,冰要化了,奴才去换一碗。”

皇帝并没有放手,只道:“你这几天为什么躲着我?”

琳琅涨红了脸:“奴才不敢,奴才并没有躲着万岁爷。”

“你这话不尽不实。”皇帝低声道:“今儿要不是李德全,你也不会独个儿留下来。他向你递眼色,别以为我没瞧见。”

琳琅只不肯转过脸来,有些怔仲的瞧着那缠枝莲青花碗中的冰块,已经渐渐融至细薄的冰片,欲沉欲浮。甜瓜是碧绿发黄的颜色,削得极薄,隐隐透出蜜一样的甜香。浸在冰碗中,一丝一丝的寒凉,她轻轻道:“奴才出身卑贱,不配蒙受圣眷。”

殿中本来静极了,遥遥却听见远处隐约的蝉声响起来,一径的声嘶力竭似的。暖阁的窗纱正是前几日新换的江宁织造例贡上用蝉翼纱,轻薄如烟,她想起旧时自己屋子里,糊着雨过天青色薄纱窗屉,竹影透过窗纱映在书案上,案上的博山炉里焚着香,那烟也似碧透了,风吹过竹声漱漱,像是下着雨。北窗下凉风暂至,书案上临的字被吹起,哗哗一点微声的轻响。

风吹过御案上的折子,上用贡宣软白细密,声音也是极微。皇帝的手却渐渐冷了,一分一分的松开,慢慢的松开,那指尖却失了热力似的,像是端过冰碗的手,冷的、凉的、无声就滑落过她的手腕。

她站起来往后退了一步,皇帝的声音还是如常的淡然:“你去换碗冰碗子来。”

她“嗻”了一声,待换了冰碗回来,皇帝却已经歇了午觉了。李德全正巧从暖阁里出来,向她努一努嘴,她端着冰碗退下去。只听李德全嘱咐张三德:“你好生听着万岁爷叫人,我去趟上虞备用处,万岁爷嫌这蝉声叫得讨厌。”

张三德不由笑道:“这知了叫你也有法子不成?”李德全低声道:“别混说。”将双指一曲,正是常用的暗号。张三德知道皇帝心情不好,立时噤若寒蝉。

琳琅从御茶房转来,烈日下只见上虞备用处的一众侍卫,手持了粘竿往来梭巡,将乾清宫四周密密实实巡查了数遍,将那些蝉都粘去了十之六七,剩下的也尽赶得远了。四处渐渐静下来,太阳白花花的照着殿前的金砖地,那金砖本来乌黑锃亮,光可鉴人,犹如墨玉,烈日下晒得泛起一层剌眼的白光。

一连晴了数日,天气热得像是要生出火来。黄昏时分苏拉在院中泼了净水,那热烘烘的蒸气正上来。半天里皆是幻紫流金的彩霞,映在明黄琉璃瓦上,滟滟辉煌如织锦。乾清宫殿宇深广,窗门皆垂着竹帘,反倒显得幽凉。画珠从御前下来,见琳琅坐在窗下绣花,便说:“这时辰你别贪黑伤了眼睛。”

琳琅道:“这支线绣完,就该上灯了。”因天热怕手上出汗,起身去铜盆中洗了手,又方坐下接着绣。画珠道:“这两日事多,你倒闲下来了。尽管坐在这里绣花,针线上又不是没有人。”

琳琅手中并未停,道:“左右是无事,绣着消磨时日也好。”

画珠道:“今儿李谙达说了一桩事呢。说是宜主子年底要添生,万岁爷打算拨一个妥当的人过去侍候宜主子。”

琳琅嗯了一声,问:“你想去?”

画珠道:“听李谙达那口气,不像是想从御前的人里挑,大约是从东西六宫里捡吧。”琳琅听她这样说,停了针线静静的道:“许久不见,芸初也不知怎么样了。”画珠道:“依我说,侍候宜主子也不算是顶好的差事,宜主子虽然得宠,为人却厉害。”琳琅只道:“画珠,你怎么又忘了,叫旁人听见。”画珠伸一伸舌头:“反正我只在你面前说,也不妨事。”又道:“我瞧宜主子虽然圣眷正浓,但眼前也及不上成主子。这一连几天,万岁爷不都是翻她的牌子?今儿听说又是。万岁爷的心思真叫人难以琢磨。”

琳琅说:“该上灯吧,我去取火来。”

画珠随手拿起扇子,望一眼窗外幽黑天幕上灿烂如银的碎星,道:“这天气真是热。”

第二日依然是响晴的天气,因着庚申日京东地震震动京畿,京城倒塌城垣、衙署、民房,死伤人甚重,震之所及东至龙兴之地盛京,西至甘肃岷县,南至安徽桐城,凡数千里,而三河、平谷最惨。远近荡然一空,了无障隔,山崩地陷,裂地涌水,土砾成丘,尸骸枕籍,官民死伤不计其数,甚有全家覆没者。朝中忙着诏发内帑十万赈恤,官修被震庐舍民房,又在九城中开了粥棚赈济灾民。各处赈灾的折子雪片一般飞来,而川中抚远大将军图海所率大军与吴三桂部将激战犹烈,皇帝于赈灾极为重视,而前线战事素来事必躬亲,所以连日里自乾清门听政之余,仍在南书房召见大臣,这日御驾返回乾清宫,又是晚膳时分。

琳琅捧了茶进去,皇帝正换了衣裳用膳,因着天气暑热,那大大小小十余品菜肴羹汤,也不过略略动了几样便搁下筷子。随手接了茶,见是滚烫的白贡菊茶,随手便又撂在桌子上。只说:“换凉的来。”

琳琅犹未答话,李德全已经道:“万岁爷刚进了晚膳,只怕凉的伤胃。”又道:“李太医在外头侯旨,请万岁爷示下。”

皇帝问:“无端端的传太医来作什么?”

李德全请了个安,道:“是奴才擅作主张传太医进来的。今儿早上李太医听说万岁爷这几日歇的不好,夜中常口渴,想请旨来替万岁爷请平安脉,奴才就叫他进来侯着了。”

皇帝道:“叫他回去,朕躬安,不用他们来烦朕。”

李德全陪笑道:“万岁爷,您这嘴角都起了水泡。明儿往慈宁宫请安,太皇太后见着了,也必然要叫传太医来瞧。”

皇帝事祖母至孝,听李德全如是说,想祖母见着,果然势必又惹得她心疼烦恼。于是道:“那叫他进来瞧吧。”

那李太医当差多年,进来先行了一跪三叩的大礼,皇帝是坐在炕上,小太监早取了拜垫来,李太医便跪在拜垫上,细细的诊了脉。道:“微臣大胆,请觑万岁爷龙颜。”瞧了皇帝唇角的水泡,方磕头道:“皇上万安。”退出去开方子。

李德全便陪着出去,小太监侍候笔墨,李太医写了方子,对李德全道:“万岁爷只是固热伤阴,虚火内生,所以嘴边生了热疮起水泡,照方子吃两剂就成了。”

张三德陪了李太医去御药房里煎药,李德全回到暖阁里,见琳琅捧着茶盘侍立当地,皇帝却望也不望她一眼,只挥手道:“都下去。”御前的宫女太监便皆退下去了。李德全纳闷了这几日,此时想了想,轻声道:“万岁爷,要不叫琳琅去御茶房里,取他们熬的药茶来。”

宫中暑时依太医院的方子,常备有消暑的药制茶饮。皇帝只是低头看折子,说:“既吃药,就不必吃药茶了。”

李德全退下来后,又想了一想,往直房里去寻琳琅。直房里宫女太监们皆在闲坐,琳琅见他递个眼色,只得出来。李德全引她走到廊下,方问:“万岁爷怎么了?”

琳琅涨红了脸,扭过头去瞧那毒辣辣的日头,映着那金砖地上白晃晃的,勉强道:“谙达,万岁爷怎么了,我们做奴才的哪里知道?”

李德全道:“你聪明伶俐,平日里难道还不明白?”

琳琅只道:“谙达说得我都糊涂了。”

李德全道:“我可才是糊涂了——前几日不还好好的?”

琳琅听他说得直白,不再接口,直望着那琉璃瓦上浮起的金光。李德全道:“我素来觉得你是有福气的人,怎么倒和这福气过不去了?”

琳琅道:“谙达的话,我越发不懂了。”她本穿了一身淡青纱衣,乌黑的辫子却只用青色绒线系了,脸上微微有些窘态的洇红。李德全听她如是说,倒不好再问,只得罢了。

问的人太多,特意在此答复大家,关于琳琅为什么说:“奴才出身卑贱,不配蒙受圣眷。”

关于琳琅的个性。一方面她遭遇巨变——康熙七年卫家被抄家,籍没入辛者库(大家不用去翻康熙七年的正史求证了,这件事是我诌的),这个时候就算是家破人亡了,亡了谁?大约亡了琳琅的祖父吧。然后琳琅的母亲去世,她被送至外祖母家寄养(汗……整个一林妹妹,反正我抄红楼梦也抄得多了,不在乎多这一点细节),然后在纳兰家长大,咔咔……再直接引用葬花词,一年三百六十日,风刀霜剑严相逼。养成她比较内敛小心的个性,她到了年龄入宫去做宫女,而纳兰另娶旁人。这与纳兰明珠有关系,他肯定不愿意儿子娶琳琅,纳兰夫人也不愿意儿子失去强有力的姻亲,所以纳兰娶了卢氏。

在心底里,琳琅是对纳兰非常有感情的,毕竟青梅竹马,如宝黛之恋,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。而纳兰的另娶亦给她很沉痛的打击,因为主要原因是她没有很好的家世,其实她的家世亦是不凡的,只不过在康熙七年的政治斗争中落败——关于康熙七年发生的那次著名的事件,就不用我赘述了。琳琅明白纳兰不能娶她的很大因素就取决于她的家世背景,所以其实潜意识里她是想改变自己的身份,这只是一种潜意识,连她自己也未必已经觉察自己有这种向往。

而一方面她主要意识还是谨慎当差,小心做人,而面对皇帝这样一个各方面条件十分优秀的追求者——以她的聪明,肯定很早就朦胧意识到皇帝对她是有那么几分意思的。一个年轻女孩子,多多少少有几分微妙的矜持与小小的虚荣心在里面,所以杏仁茶那一段,稍稍有一点露出来,这只是一种复杂不可言语的本能,请jms身处其境想想,这样小小的锋芒肯定是会有一点点的。

而后来事态发展渐渐明朗,皇帝带她去城墙上之后,心迹已明,而且正巧遇上纳兰,令她开始觉得应该逃避,毕竟她不爱皇帝。练字那段,皇帝要教她写字,她自然是不得不从,写御制诗与杏仁茶差不多是相同的一种思想在里面,九成是小小的聪明,一成是小小的矜持。然后她就玩出火来了——反正我写时是觉得火星子四溅的,小玄子的一吻,让她在瞬间下了决心,说出了那样一句话,拒绝皇帝。

如同素素对老三说:“我要结婚。”的作用,她很清楚皇帝听后会是什么反应。而她也是在赌——赌皇帝从此不理她了,放过她了。另外潜意识里头,退一万步假若皇帝放不开她(掩嘴偷笑,小玄子啊小玄子,你遇上我这个后妈,真没好日子过,你是铁定放不下咱们的琳琅啊啊啊),这个时候皇帝便会默认答应她的条件,给予她或她的家族某些利益。这是她的潜意识,她未必能想到,大约只我这个后妈才想得到。

寂寞空庭春欲晚》小说在线阅读_第5节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小说只为作者by匪我思存_的作品进行宣传。

搜索

寂寞空庭春欲晚第5节

书籍
返回细体
20
返回【点击阅读】模式下,点击屏幕底部会自动切换进度条!
  • 点击阅读
  • 滑动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