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陵城中此时倒是一片安逸,到处可以看到江东的狗大户,在挨家挨户的送些酒r。
白图甚至看到虞翻他Xi妇,亲自挎着竹筐,和丫鬟家仆们,一起给街坊宿老、孤寡送温暖,或是冷食、或是酒r,甚至特殊困难的还送上一吊钱。
“真能装好人A**以后咱们有钱了,也要每年过年,都给老百姓送酒送r!”吕玲绮有些不爽的对白图说道。
“也就是说**你也要装好人?”白图惊奇道。
“呸!我的事儿,怎么能说是装呢!”吕玲绮反驳道。
此时白图和吕玲绮,正便_fu行走在金陵城中,白图趁着正月,想要四处看看,shen入了解下民生。
当然,白图不像孙策那么作,虽然便_fu行走,但几十米外就能够看到,铁塔一样的周泰,正在暗中保护自己**
从“暗中保护”的方面来说,周泰还真的不如太史慈!
周泰这身板儿,实在是很难“暗中”。
还有一些明显也训练有素的壮汉,都在白图四周的人群里,加之这里还是城nei,倒是不用担心有人刺杀。
对于吕玲绮说他们是“装好人”,白图不置可否,不过的确这时的豪族,尤其是世家,还是很重排面儿的,过年的时候一个个都出出血,而不是挨家挨户去拉喜儿抵债。
这不是做个白图看,而是做给百姓们看的,世家最重视的就是人望,或许有些新兴豪族,偶尔会显露出“壕”的一面,但没有哪个世家,会在乡里乡间把自己搞得声名狼藉。
作为后世人,都知道“王朝周期律”一说,而提到王朝末期,肯定就会想到“土地兼并”。
不过看过江东卷宗的白图,却清楚一点——东汉末的土地兼并,和唐宋明清末期的土地兼并,还是有很大差别的。
首先最重要的一点,以此时汉王朝的人口,耕地面积完全能够达到“一户百亩”的劳作极限,这是人口爆发之后唐宋明清所无法媲美的优势!
从桓帝时期起,东汉的耕地问题就是“耕地荒废”,而并不是“无地可耕”**
“土地兼并”的背后,是“人口兼并”,对于后世人口膨*的朝代来说,一户平均耕地也就二三十亩、甚至更低。
对于那时地主来说,依附他的佃农够多,他可以j耕细作、提高产量,没人依附他也可以粗耕——对人力的需求弹x很大!
这样一来,失去自己的耕地的农户,就必须依附于地主。
而现今却没什么“j耕细作”的说法,反正土地够用,大家都是粗耕为主,也就是说**用土地是限制不了农户的。
虽说私自垦荒是违反汉律的,但以如今的形势,即使朝廷僵化,各地诸侯也不可能僵化的禁止垦荒,反而都大力鼓励。
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,并不是土地兼并带来人口兼并,而是人口兼并带来了土地兼并!
人口集中于各大豪门名下,并不是因为土地,而是因为苛捐杂税——三国时期,三家的税率都在十税五左右,这已经是挑战生存极限的数字,毕竟此时的耕种技术,决定了每户人家的产能的极限。
反而和豪族抱团,躲一部分税,百姓才能舒坦一些**
本章未完...
=== 华丽的分割线 ===