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图则可以趁此机会,将目光转移到荆楚。
此时在白图心里,还有第三张地图——一个不是很规整的九宫格**
河tao,河北,河北;
西凉,关中,中原;
益州,荆州,扬州。
当然,凉州的范围,其实是顺着西北方的河西走廊,一直延伸到九宫格的西北方位之外的,河tao的西边是河西、河西的西边也是凉州的一部分,还有更南部的交州**此时都被忽略不计,巨大的河北占两格。
另外还有三处,白图格外重点标记,益州进取关中的要冲“汉中”、荆州进取中原的要冲“南阳”,以及扬州进取中原的要冲“淮南”。
也正是这些要冲的存在,令“南”和“北”之间,存在战略意义的上的缓冲。
这是“东”和“西”之间所没有的,如果选择从江东到中原、再到河北的这一路打上去,那今后就没有任何ChuanXi的机会。
三国时期之所以存在,就是因为蜀国是在益州,吴国是在江东和荆南,有南北屏障阻隔,才有分别建国的机会。
对白图来说,有ChuanXi的机会,才能将“种田攀科技”的优势发挥出来,而且也能够更大程度的令百姓少受战争影响。
虽然此时南北发展是很不均衡的,更王道的路线应该是“以北统南”,但是白图已经落子江东,也没有反悔的道理,而且**白图也并不想反悔,在江东开局自然有江东的好处。
种田攀科技才是他的强项,现在只是缺少时间而已。
而且只要先将淮南拿在手里,再怎么也不会比东吴更惨。
三国时期,论国力坐拥荆南与江东的东吴,至少稍强于益州的蜀国,但东吴对魏国始终都没构成什么威胁,而蜀国却六出祁山、九伐中原,*作*的很——虽然也没取得决定x的战果,但也曾B得魏国想要迁都。
其中最大的区别,正是因为汉中在蜀国的控制下,而东吴始终没有掌握淮南与荆北。
南北三大要冲,蜀国得其一,魏国得其二,故而哪怕魏国国力胜过两国之和,但蜀国也有*作的空间,而吴国却被压得死死的。
此时中原繁华远胜江东,淮南对江东也就更加重要,没有淮南的江东,想要讨伐中原,需要千般花招、万般算计,而拥有淮南的中原想要讨伐江东,却只需要一招——稳扎稳打。
在鲁肃将视角拉远到河北战场,尤其是陈宫力证,袁绍真的已经取得决定x优势,公孙瓒已经无力回天、只是苟延残喘之后,寿春与秣陵之争,此时意见统一。
当然,如果袁术知道,扬州州牧府的月旦会nei容的话,大概会暴跳如雷——我还在寿春住着呢!我在淮南还有十几万大军!你们看不到我吗?
时光流转,在江东群臣对袁术称帝的殷殷期待中,转眼过去了三个月。
不知道袁术会不会_gan动,此时白图比淮南文武,更加期待他称帝**
虽然称帝的喜讯还没有传来,但是却已经有消息,寿春正在大动土木,修建的新府邸完全是皇宫的规模,还有祭天台等等违制的建筑。
本章未完...
=== 华丽的分割线 ===