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围众人听了,各都眼中泪涌,开不了口。说书人叹了口气,慢慢说道:“可惜此后,天不从人愿。活着的三郎娶妻生了一子,名唤轻羽,自有体弱多病,所幸二郎之子云然渐渐长大,此刻外战也休了,傅家只这两点血脉,正好安稳度日,不料,却因偶然得罪了……朝中权贵,先皇一怒之下,传命把云然押入天牢,三郎正镇守边关,听了消息大惊,便转还朝,却又被治了个拥兵自重图谋不轨的罪名……其后,云然不明不白死在牢中,三郎大怒之下,打了皇亲,被判以极刑,幸亏被几个忠勇大臣拦下,三郎被救回,满心愤懑,终究吐血身亡……”
他的声音沉沉,说到此处,遍是森然,纵然外头风和日丽,酒楼中却仿佛yīn风阵阵掠过。
说书人一顿,酒楼内众人屏息静气,一根针落在地上也能听到,他便继续说道:“如今,傅家满门,只余轻羽一点血脉,却又在先前走失,眼下都不知所踪,傅家现在除了老弱妇孺,便是旁支不振,铁血丹心,竟换来如此凄凉惨状,我等子民每每说来,便都痛不欲生,替傅家不值叫屈……却终究敢怒不敢言,又有何脸面再说傅国公的英雄事迹?傅国公若是泉下有知,知道自己的后代子孙被屈陷至此,甚至连血脉都断了,怕也是会痛心疾首,悔不当初!——公子,莫非你想听的便是这些?”
他先前说书都是眉飞色舞极尽文采,声音嘹亮振奋人心。但是说起这一段来,声音却是沉沉地,带一点点嘶哑苍凉,听来却越发的动人魂魄,让人情难自已。又加傅家这段事迹中州百姓人人皆知,家喻户晓,傅家一门忠烈,从开国到护国,着实殚jīng竭虑,到最后却落得个绝户下场,乃是众人心中隐痛,听到此处,楼中一片叹息之声,有人愤恨,有人落泪,有人便瞪着那小公子。
窒息一般的寂静之中,却见那小公子目视前方,似乎置若罔闻,又似乎正在出神。
说书人见他不语,便转开头去,叹道:“‘鸟尽弓藏,兔死狗烹’,纵然你有经天纬地之才,忠心赤胆之质,一入帝王家,自古以来能全身而退的能有几人?江山代有才人出……过个几百年,或许也无人记得曾有个中州傅家了,管你铁血丹心或者不世英豪,也不过尘土一堆,罢了,我们只在此地伤感又有何用,不如再说其他罢!”
忽然众人一阵骚动。说书人转回头去,却见身后,那小小公子已经下了地,双手背在身后,向前几步,双目炯炯望向此处,说道:“你们在此伤感自然无用。不过,有一件事,却要你们知道。”
说书人见他年纪虽小,气势却极大,心中暗惊,问道:“不知是何事?请教。”
小公子淡淡一笑,说道:“那傅家并未绝后,傅家的傅轻羽,三日后便会回转皇都。”
这一声出,众人顿时都齐齐惊了,有人叫道:“这怎有可能,你这孩子莫要信口雌huáng!”有人道:“傅公子不见了有十年,傅家之人找遍天下都未得,众人都说傅公子早就被……jian人所害,怎是你说回来就回来的?”说书人也急忙问道:“公子你何以得知?”
小公子转过身去,闻言便道:“我这消息是铁板钉钉,绝无差错的。尔等若不信,三天之后,拭目以待罢了!”说罢,昂了昂头,又道:“护宸,走了。”立刻有两个黑衣护卫上前下楼,那身形挺拔的青年男子双眸极冷扫视周围,紧紧护在他的身侧,其他众人则跟在身后,一行人前呼后拥,下楼去了。
身后酒楼上人声鼎沸,炸锅了一般,众人纷纷猜测这小公子所说的究竟真假。有人便疑惑他是什么来头,只有那说书人却缄默不语。
他们这些在江在湖,混迹市井之人,自有些渠道,消息格外灵通,此刻这说书人心头便暗暗在想:“方才那小孩虽然年幼,但气宇非凡,显然大头来头。他最后唤那青年男子‘护宸’,嗯……我听闻昔日小太子身边便有一员贤官,乃是当朝江尚书之子,自小入宫陪读,先皇驾崩太子登基之后,便选为御前三品侍卫,又是大内御林军统领的,难道说那孩子竟然是当今的……”回想方才种种,不由地悚然而惊,只觉得冷汗涔涔而下。
正在沉吟,却听得有人说道:“不知是哪里来的一个毛孩子,三言两语就叫我们乱了阵脚,罢了罢了,还是休谈国事的好!”鼓噪了些时候,便同说书人道:“您老不如还是把燕将军大破南楚之事说完罢,这不听完,总觉得心里头堵着不顺畅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