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朔却无动于衷,面无表情,不为所动。手上握着的横刀寒光森森,如若qiáng闯,萧嵩丝毫不怀疑这柄刀会毫不犹豫地砍向自己的头颅。
萧嵩叹息一声,道了一句:
“罢了。”
随即面露刚毅之色,掀开袍摆,当即准备蹬阶而上,其后,大批官员一道迈步,向殿上而去。
杨朔及其手下禁军将士已举起手中寒刀,将群臣团团包围,屠刀扬起就要开始一场血腥的屠杀。
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,忽然有大量奔马之声传来,一位骁勇的白袍战将领着大批的禁军冲破骊山关卡,闯入殿前广场,旋即与殿前杨朔率领的金吾卫形成对峙。
萧嵩大松一口气,笑着对那白袍战将道:
“守珪!可将你盼来了!”
张九龄心中一喜,暗道事情终于出现了转机。张守珪出现,或许是扭转乾坤之关键。
作者有话要说:各路著名历史人物陆续粉墨登场。郭子仪、李光弼,这都是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良将。
第二百八十二章
白袍战将下得马来,大阔步走近,身上银甲铿锵作响,yao间漆黑刀鞘的大横刀隐着幽冥血光。一张棱角分明的刚毅面庞,鼻直口方,颇为硬朗。唇边一圈蓄髭硬且黑,如他的人一般刚qiáng。
开元十八年,张守珪曾被任命为新任的幽州大都督,赴幽州接手河朔三镇部队。好景不长,就在他赴幽州的次年,吐蕃再次发生变乱,西北无将,张守珪作为屡次抗击吐蕃的大将,再次被抽T前往西北,重入陇西军,自此,幽州的河朔三军全部落入李瑾月手中。开元十九年、二十年,西北唐吐边境,与东北契丹部落均发生战乱。张守珪与李瑾月分别带领自己手底下的部队出击,大获全胜。自此,皇帝没有再往幽州派遣将领,只是维持现状。
作为萧嵩手底下提拔起来的悍将,在与吐蕃议和后,张守珪再次被抽T回长安,随后又被派往西南镇压蠢蠢yu动的南诏国。最近才被抽T回长安,封为辅国大将军,暂时领右羽林军大将军之职。
这一年,老将张守珪已经年过五旬了,历经沧桑,拼杀无数战场,一生保家卫国,到如今,再也不愿见到政权分崩离析,家国动乱。一直在长安城东南方右羽林军大营中练兵的张守珪,这一次没有接到护送圣驾入骊山的任务。而他接到骊山萧嵩传来的消息,要他带兵入骊山勤王,是三日前的事。他二话不说,立刻整顿右羽林军冲上骊山,丝毫没有顾及自己擅自T兵的危险。
如今这位忠心耿耿的老将就站在萧嵩身前,单膝下跪,拱手道:
“萧相,末将来迟了。”
“快起来,守珪。”萧嵩急忙将他扶起。
张守珪起身时悄悄抬起二指,按了按萧嵩的手腕,萧嵩眼神忽闪,会意点头。此意为分兵两路,也就是说,张守珪带来的部队不仅仅从正面闯入,骊山背面也有人,眼下正面侵入的部队暂时只能与金吾卫形成对峙,xi引兵力还没有必胜的把握。但是一旦后方军队赶上,便可拿下所有金吾卫,右羽林军便会替换所有皇帝身边的侍卫。
萧嵩明白,此时当务之急,乃是写信给远在冀州的忠王和冀州刺史李陌,要李陌看清形势,立刻护送忠王回骊山,掌控大局,太子之位当入囊中。萧嵩身为右相,乃是百官之首,一直以来并没有明确表明自己的立场。但实际上,他确实是忠王的拥扈。
本章未完...
=== 华丽的分割线 ===